曾为美国经济学家指点迷津
人只是坐著,閉著眼睛,微微流淚與經驗傷痛。
但是,如果中共對裴洛西訪台反應過度,升級為中國尚未做好充分準備的軍事衝突,就會適得其反。台海局勢備受關注,不過美國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當地時間29日受訪時說,並未觀察到中國有任何對台灣不利的具體、明確跡象。
」 易思安說,日本沖繩有嘉手納空軍基地,裴洛西若是來台,專機將由美國空軍護送到松山機場,確保沒有危險事故發生,使解放軍不至輕舉妄動。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美國空軍則可負責監測空域及偵察敵軍動向。儘管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並不擔心北京會襲擊美國眾議院議長的飛機,但軍方也擔心一次意外、失誤或誤解可能會危及她的安全。這看起來像是為一個短暫的事件做出很高的升級。
美國媒體日前引述消息報導稱,裴洛西的亞洲出訪行程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台灣行則列為「暫定」(tentative)。目前美國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尚未表態訪問台灣是否會成行,但美中兩國的軍方為此都已經開始做出相應的準備。實驗先導線9月完工 拚2025年捕碳直送下游化工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實驗室裏,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長陳宗榮展示不到150公分長的細鋼管,這是實驗階段變壓吸附塔核心設備,正在測試吸附與脫除一氧化碳的最佳操作條件,一旦上線到工場先導產線,鋼管規模將放大到3公尺高。
陳宗榮表示,中鋼去年5月成立鋼化聯產專案、8月與中油簽合作備忘錄,起初擔憂不知與誰合作,去年底開始,多家化工廠主動上門,顯見廠商減碳壓力之大,若參與其中,無需額外花錢換設備,就可達到減碳成果,自然具吸引力。不只如此,中鋼煉鋼、煉鐵排放一氧化碳的過程,直接取代化工廠產氣製程,化工廠本身也因不需要產氣,不用再額外輸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於減碳之餘,還能減少原物料依賴,免除缺料危機。過程中合作化工廠也會參與驗證氣體品質,作為第二階段示範產線建廠依據。中鋼鋼化聯產具備三優勢 多家化工廠敲門尋合作 攤開國外鋼廠發展現況,中國已有多家鋼廠鋼化聯產商轉案例,日、韓、德國、盧森堡鋼鐵廠也相繼投入。
到時,中鋼將再投入10億,建立面積大4倍的工廠,預計2025年啟動,產出的一氧化碳將藉由管線送至鄰近下游化工廠,預計年減碳量高達24萬噸。王俊修說,台灣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層層分工,一旦鋼化聯產併入上游,等於是無痛升級下游產業低碳化
新聞來源 綠色通膨/減碳變成億元賺錢生意 中鋼鋼化聯產實驗工廠首曝光(中央社) 延伸閱讀 碳費開徵預計將引發「綠色通膨」,台灣準備好了嗎? 環保署鎖定全台287家企業排碳大戶徵收「碳稅」,鋼鐵業支持、水泥業呼籲配套措施 歐盟2023年起收取「碳關稅」,台灣212項高耗能產品受影響,以鋼鐵製品為大宗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到時,中鋼將再投入10億,建立面積大4倍的工廠,預計2025年啟動,產出的一氧化碳將藉由管線送至鄰近下游化工廠,預計年減碳量高達24萬噸。陳宗榮表示,中鋼去年5月成立鋼化聯產專案、8月與中油簽合作備忘錄,起初擔憂不知與誰合作,去年底開始,多家化工廠主動上門,顯見廠商減碳壓力之大,若參與其中,無需額外花錢換設備,就可達到減碳成果,自然具吸引力。Photo Credit: 中央社 瓶內吸附劑為市售各式各樣一氧化碳吸附劑,中鋼將每樣拿來測試,透過不同用量、壓力與溫度,試圖找出每種吸附劑最佳操作條件,創造吸附一氧化碳最佳效益。
減碳海嘯襲來,鋼鐵、石化業等排碳大戶首當其衝,「鋼化聯產」是中鋼重要減碳手段,中鋼能源開發與應用發展組研究員王俊修說,中鋼煉鋼與煉鐵過程,高爐、轉爐所排放的副產氣富含一氧化碳,尤其轉爐氣一氧化碳比例高達61%,若能將碳完整捕捉下來、固定於化學品當中,就可減少碳排。第三,中鋼20年來已與13家廠商共建區域能資源整合,培養良好默契,也存在既有管架,皆成為鋼化聯產推動利基。(中央社)淨零耐力戰開打,中鋼「鋼化聯產」實驗先導線首度曝光,灰、黃色鋼造塔柱拔地而起,矗立於廠區,目標今年9月完工試量產,將純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直送化工廠產製化學品,力拚跨業合作「碳」盡其用,讓減碳變成一門賺錢生意。中鋼第一轉爐工場旁,六座三公尺高的黃色塔柱、五個灰色塔柱矗立,施工聲震耳欲聾,與工研院合作建置的鋼化聯產實驗先導線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預計9月底建置完成,捕碳量4900噸,屬於鋼化聯產第一階段計畫,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億元。
在「減碳人人有責」的世界,中鋼一年副產燃氣中的一氧化碳約183萬噸,若全數轉化成高階化學品,將為石化產業創造800億產值,減碳兼賺錢將不是空話。王俊修說,台灣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層層分工,一旦鋼化聯產併入上游,等於是無痛升級下游產業低碳化。
目前,中鋼已鎖定長春化工、李長榮、聯成化科與中碳等緊鄰廠區周圍的化工業者,拉攏加入低碳高值化產業聯盟。事實上,除了實驗先導線建置,中鋼另有專門實驗室,裡頭也有兩座迷你實驗塔,重點工作之一是找出最適合的「吸附劑」,導入先導線使用,並進行相關研發,「這些都是錢,但是可以協助找到答案,就有價值」,陳宗榮說。
此外,一氧化碳具毒性、延伸洩漏問題,仰賴時常巡檢,管線投資維護成本會很高昂,投入誘因與效益自然降低。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處長陳宗榮表示,中鋼附近剛好有石化產業聚落,是促成鋼化聯產原因之一,如果下游廠距離太遠,氣體管線距離會拉很長,「光是投資高空管架,僅僅1公里造價就要上億」。中鋼鋼化聯產具備三優勢 多家化工廠敲門尋合作 攤開國外鋼廠發展現況,中國已有多家鋼廠鋼化聯產商轉案例,日、韓、德國、盧森堡鋼鐵廠也相繼投入。過程中合作化工廠也會參與驗證氣體品質,作為第二階段示範產線建廠依據。不只如此,中鋼煉鋼、煉鐵排放一氧化碳的過程,直接取代化工廠產氣製程,化工廠本身也因不需要產氣,不用再額外輸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於減碳之餘,還能減少原物料依賴,免除缺料危機。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不過,王俊修指出,國外都是一條龍做法,鋼鐵業必須跨入不熟悉的化工業,可能造成新競爭問題。第二,周圍有中油與下游石化廠,具上下游碳資源整合地利。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反觀中鋼鋼化聯產具備三大優勢,第一,中鋼副產氣可提供具成本競爭力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產業低碳化機會。
實驗先導線9月完工 拚2025年捕碳直送下游化工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實驗室裏,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長陳宗榮展示不到150公分長的細鋼管,這是實驗階段變壓吸附塔核心設備,正在測試吸附與脫除一氧化碳的最佳操作條件,一旦上線到工場先導產線,鋼管規模將放大到3公尺高。如今透過鋼化聯產,中鋼將進一步推動2.0版本、意即區域碳資源整合,2040年更希望實際商業應用,屆時變壓吸附塔可能達七公尺之高,在大林蒲園區形成經濟體,結合鋼鐵、煉油、化工等,實現3.0碳循環經濟園區願景,年減碳量擴大為290萬噸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反過來說,「浪費時間」也一樣往往不是在談時間,而是在談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同樣的,這種文化造成的影響也不是純粹關於時間,而是關於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在這種解讀下,(1)預設了某些價值,並主張某手段對於達成該價值助益甚微。
當我們討論時間,往往不只是在討論時間。以下舉例一些可能的解讀: 「念哲學系是浪費時間」:考慮到哲學訓練和文憑對於爭取常見工作的助益,念哲學系的機會成本遠高於平均。
或許哲學系真的對找工作沒有什麼幫助,但網路討論的效率注定低落嗎?考慮到社群網路的普及還不到20年,或許我們還只位於網路溝通的原始人時期。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我得先知道你找我幹嘛,才知道我有沒有空。「打筆戰是浪費時間」:考慮到網路對人的影響,在網路上和不同立場的人達成有效溝通的機會低到不值得嘗試的程度。
文:朱家安常常不是,其實我們是在討論其他東西。若要用語言的溝通效果和使用責任來討論,我們或許可以說:「有空嗎?」這個問句為對方增加了回答的義務,但又沒有給出足夠資訊讓人可以回答,因此對對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當我們過於害怕浪費時間,想要把時間一點一滴「花費完全」,反而無法換來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頂多只能合理推論:他設法安排了餘裕,在那個早晨做他喜歡的事情。
你可能同意這說法對於手段的判斷,但不同意這說法對於價值的預設。在這種情況下,念哲學系算不算浪費時間,主要取決於某些跟時間沒直接相關的因素,例如在找工作之外,哲學對人的價值。
在《人生4千個禮拜》裡,衛報專欄作家奧利佛.柏克曼指出瀰漫現代的「不要浪費時間」文化,大致上:現代人把自己逼很緊,設法增加工作效率、擠出更多時間、多工,但以結果來說我們的工作還是永遠做不完。這季的開頭從一個陌生中年男子的早晨開始:他泡茶、打開報紙解拼字遊戲(總共61題),接著修剪盆栽。
(若《怪奇物語》這作品誕生於更閒暇的社會,這位角色可能需要「浪費」更多時間,才能達成同樣效果)另一個例子是,在一些網路文化裡,傳私訊劈頭問人「有空嗎?」相當沒有禮貌。時間類似金錢,我們看起來像是喜歡錢,但往往不是,我們喜歡的是錢可以換到的那些東西。
最新留言